明末将军孙传庭死于朝廷死于明朝的故事
孙传庭,字古柏,号古柏,邳州武威人。21年生于明神宗万历,16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他大约51岁。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明崇祯十五年,任兵部侍郎、陕西巡抚。次年,升任兵部尚书。带兵镇压李自成,死于潼关。传记镇压农民起义在孙传庭的生活。镇压农民起义构成了他军事生涯的主要内容,其起点始于崇祯八年。这年秋天,孙传庭被任命为郎中,后升任顺天府府丞。崇祯九年,任右都御史。此时,以齐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执掌的商洛之地,严重威胁着明朝在陕西的统治。陕西巡抚甘学阔屡剿屡败,陕西士大夫邀孙传庭督秦,孙传庭于崇祯九年三月任陕西巡抚。孙传庭上台后,他的副将罗率明军攻打商洛叛军,杀死齐王。不久,农民起义军又在关中地区打起来了。孙传庭在陕西周至黑水峪战役中镇压了起义军中最强大的高迎祥部,活捉并杀死了国王高迎祥。当陕西义军屡遭挫折时,马金忠、刘国能等17名河南义军攻入渭南。孙传庭迅速联系河南的明军追击堵截叛军。崇祯十年初,马金忠等部西渡,折进陕西,攻打商州、洛南、蓝田等地。凭借优势兵力,孙传庭夏侯_率部和各路明路军先后进攻起义军的圣世王、瓜备王、义妃妃、真天王,使关中以南地区趋于平定。镇压陕西叛军孙传庭攻陷兵部前线夏侯_截击,被堵到商洛并派重兵守卫商洛周围的战略要地。当大王率领起义军攻打庆阳、宝鸡时,孙传庭迅速返回李,在合水大败。崇祯十一年初,当渡星混星的起义军由徽州、秦等地经凤翔准备向澄城进发时,孙传庭指挥其中一部分人联合进攻和黄龙山的起义军,共杀两千余人,在潞以西,并且打退了马金忠和马光宇万、罗率领陕西义军,在潼关以南与洪承畴会战,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美国军队。李自成只带了18骑兵突围。至此,陕西叛军数次被镇压。镇压河南叛军这个时候只有河南叛军还在威胁明朝朝廷。罗财、何一龙、左等十三个在广达会师数十里,待命挺进潼关。面对这种情况,孙传庭认为起义军的主力都在河南,于是率军东进,在阚乡和灵宝山区击溃十三军。起义军进退两难,只好要求熊文灿投降。然而,被称为圣主的孙传庭剿,没有采纳熊文灿美国的劝阻,并坚持攻击叛军。最后,他收到了杨嗣昌他停止攻击前的书法。虽然叛军被命令投降,但并没有缴械。而是调兵遣将,伺机攻打商洛。孙传庭部领导王文清和其他部队打击叛军,其余叛军被迫转移到内乡和淅川。被降为平民。崇祯十一年八月,多尔衮、岳托率清军从强子岭、青山口入长城,明都戒严;掌管勤王在京士兵的巡抚卢象升在巨鹿被杀。明朝廷召来孙传庭、洪承畴主持京师防务,将孙传庭提升到右等郎、右守兵部京师的位置,指挥各路援军。孙传庭到了京郊后,因为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管仲夏启谦矛盾很深,崇祯皇帝颁布法令,禁止他进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得到了安慰,去庙里拜见崇祯皇帝。孙传庭自然对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非常不满。杨嗣昌洪承畴被任命为冀辽总督,主张留下所有陕西军队守卫冀辽。孙传庭对此强烈反对,认为秦军不能留下来。它守着贼对一方没有好处的潜力,它这是小偷撤军的替代。杨嗣昌和孙传庭的意见被忽视,孙传庭非常沮丧,他成了聋子。第二年,明廷将保定、山东、河南的军务转交巡抚孙传庭,孙传庭立即去见皇帝,却因杨嗣昌的阻碍。孙传庭他的心很生气,他生病了。但是杨嗣昌仍然没有t放手,说孙传庭他抱怨生病是一个借口。崇祯皇帝大怒,将孙传庭降职为文官,然后下狱听候审判。重新启用孙传庭在狱中,熊文灿和杨嗣昌在镇压叛乱的战争中接连失败。军队的征服者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兵数十万,第二次包围开封。在这种形势下,崇祯十五年,明朝廷再次聘任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崇祯皇帝到虞雯殿,向孙传庭请教镇压义军的策略,并设宴为他压惊。后来又命孙传庭带领禁卫军去援开封。陕西巡抚由于开封防守坚固,加上明朝援军的到来,李自成经过长时间的进攻,果断退出了开封之围,并在后来的襄城之战中杀死了陕西巡抚汪乔年。孙传庭奉命接替他在陕西的位置。他到达后,孙传庭立即下令拘留原连长何,并将其绳之以法。为了对付日益壮大的起义军,孙传庭日夜加紧军务。崇祯十五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围开封,崇祯皇帝更是催促孙传庭赶紧出关,进入河南。孙传庭回答说:新兵没用。但忧心忡忡的崇祯皇帝不予理会,只逼孙传庭尽快救援开封。孙传庭只得起兵相助,于九月底抵达潼关。下了几十天的雨,河水暴涨,李自成决定把黄河马家口段灌满水。孙传庭的援军刚出潼关,李自成就已经南侵,离开了开封,成为泽国的水乡,于是孙传庭入侵南阳。李自成联合罗汝才西进,在孙传庭与陕军交战,败于佳县。孙传庭率残部至珙县,由蒙元入陕。坚守潼关失回陕西后,孙传庭决心死守潼关,以夺取京师上游要地。当时明军在佳县战役中损失惨重,补充了不少新兵。根据这种情况,孙传庭制定了不速战、屯田、修兵器、藏粮的战略方针。为了对付李自成的强大骑兵,增强明军的火力和防护能力,孙传庭特地赶制了三万辆载有火炮的火车,可以起义军抓住了孙传庭旌旗招展,斗志昂扬,直入潼关。与副将孙传庭动,策马向高喊话,战死沙场。然而,孙传庭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以至于崇祯皇帝对他的行踪产生了怀疑,也一直没有追封他。孙传庭李自成叛军的死期就在眼前。同时,明廷也没有更多的壮士与李自成抗衡。过世的人死去。从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到崇祯十六年战败的25年间,从永城知府升为兵部尚书,掌管七省军务。他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针对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活动,获得了明朝廷的认可。无论是在四面六角联合围剿中,还是在汛期守卫重要关隘的单项行动中,他都以其特有的狡猾、足智多谋、果断,使农民起义军多次陷入困境,成为明朝廷手中不可多得的王牌。所以明史有“人死朝廷,死明朝”的说法。孙传庭墓孙传庭墓位于代县阳明堡镇下花庄村东,北平青山南绿水。它占地7000平方米,高4米,周长约22米。红墙环绕,遍植松柏,有厅堂、墓碑等。砖永路精心修筑,旁边有石人、石马、石猪、石羊,前面建有牌坊。明朝崇祯十六年五月,皇帝亲自赐剑,孙传庭以兵部尚书兼巡抚的头衔出征抗击李自成义军。陕西潼关那天,兵败,他家把他的衣服和妻妾的遗骸都埋在这里。该墓毁现存文革清朝刑部袁外郎封,写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刻在六块石碑上,共6000余字。见详情。
孙传庭简介: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 生于明神宗万历21年,卒于明思宗崇祯16年,年约51岁。 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 明崇祯十五年(1642)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 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 带兵镇压李自成,在潼关战死。 生平 简介 , , 镇压农民起义 在孙传庭的一生中。镇压农民起义构成了他军旅生涯的主要内容,其起点始于崇祯八年(1635年)。这一年的秋天,孙传庭出任验封郎中,后又越级升为顺天府(今北京市)府丞。崇祯九年(1636年)再擢为右佥都御史。此时,以整齐王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正雄据商洛(今陕西商州市、洛南县一带)之地,严重地威胁着明朝在陕西的统治,陕西巡抚甘学阔多次镇压失利,陕西士大夫请荐孙传庭督秦,孙传庭遂于崇祯九年三月巡抚陕西。孙传庭到任后,令副将罗尚文率明军进击商洛地的起义军,并诛杀了整齐王。不久,农民起义军又在关中地区展开斗争,孙传庭在陕西周至的黑水峪之战中镇压了起义军中势力最强的高迎祥部,并俘杀了闯王高迎祥。当陕西的起义军屡遭挫折之际,活动于河南的起义军马进忠、刘国能等17部进兵渭南。孙传庭急忙联络河南明军对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崇祯十年(1637年)初,马进忠等部再渡西折入陕,进袭商州、洛南、蓝田等地。孙传庭率部与各路明军以优势兵力接连打击了起义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才使关中以南地区趋于平定。 镇压陕西义军 孙传庭折衷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议定,派重兵扼守商洛一带的战略要地。当大天王率领的起义军进袭庆阳、宝鸡时,孙传庭迅速回师在合水将其击败。崇祯十一年(1638年)初,过天星、混天星的起义军从徽(今甘肃徽县),秦(今甘肃天水市)等地经凤翔将通向澄城时,孙传庭指挥其部分五路合击该起义军于杨家岭、黄龙山一带,捕杀二千余人,又在(鹿阝)州(今陕西富县)以西、合水以东的方圆三、四百里的深沟峡谷内采用分兵堵截,机动设伏的战术再败起义军,并打退了驰援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所率领的宛、洛之部后,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 镇压河南义军 此时,只有河南起义军对明廷仍具威胁。罗汝才、马进忠、贺一龙、左金王等十三部(即“革左五营”)联营广达数十里,待机进逼潼关。面对这一形势,孙传庭认为起义军主力都在河南,于是率部而东,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县西北)、灵宝的山地间大败十三家兵马,起义军窘境日甚,不得已向熊文灿请求受降。但自以“主剿”着称的孙传庭未采纳熊文灿的劝阻,执意要进攻起义军,最终接到杨嗣昌的手书才停止进攻。起义军虽受诏归降,但并未解除武装,而是移兵易阵,伺机进袭商洛一带。孙传庭令部将王文清等率部数战起义军,起义军余部波迫转移内乡、淅川。 贬为平民 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多尔衮、岳托率清兵分路从墙子岭(今密云东北)、青山口(今迁西东北)入长城,明京师 *** ;督各路入京勤王之兵的总督卢象升在巨鹿阵亡。明廷遂召孙传庭、洪承畴主持京师防守,升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指挥各路援军。孙传庭抵达京郊后,由于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夏起潜矛盾颇深,崇祯帝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杨嗣昌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陕西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孙传庭对此极力反对,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以致耳聋。第二年,明廷调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孙传庭立即上疏请见皇帝,但因杨嗣昌的百般阻挠而未成。孙传庭心中愠怒,引病告休。但杨嗣昌仍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崇祯帝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 重得启用 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期间,熊文灿、杨嗣昌在镇压起义军的战争中连遭败绩,闯王李自成在河南打开了局面,拥兵数十万,第二次包围了开封。在这种形势下,明廷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再度起用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崇祯帝亲临文御殿询问孙传庭有关镇压起义军的方略,并设宴款待,为他压惊,嗣后即速命孙传庭率禁卫军驰援开封。 陕西总督 由于开封防守坚固,加上明援军的到来,李自成在久攻不下的情况下,果断地撤出了开封之围,并在以后的襄城之战中杀死了陕西总督汪乔年,孙传庭逐奉命赴陕西代行其职。孙传庭到任后,立即奉旨扣押了原抚剿总兵贺人龙,将其正法。为对付日益壮大的起义军,孙传庭日夜加紧整肃军务。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李自成第三次包围了开封,崇祯帝连催孙传庭火速出关入豫。孙传庭则上疏回复:“兵新募,不堪用”。但心急如焚的崇祯帝不加理会,只是逼迫孙传庭尽快救援开封。孙传庭只得起兵驰援,于九月底进抵潼关。时恰逢大雨连下数十日,河水骤涨,李自成遂决黄河马家口段,水灌开封。就在孙传庭的援军刚出潼关之时,李自成早已挥军南下,撤离了成为水乡泽国的开封,于是孙传庭便挥军直趋南阳。李自成与罗汝才合兵西进,与孙传庭的陕西军交战,并在郏县大败之。孙传庭率残部逃至巩县,由孟塬进入陕西。 死守潼关 孙传庭败回陕西后,决心死守潼关,以扼京城之上游要地。当时明军因在郏县之战中损失惨重,补充了许多新兵。根据这种情况,孙传庭制定了不宜速战,开垦屯田,修缮兵器,储存粮食的战略方针。为对付李自成强大的骑兵,增强明军的火力和防护能力,孙传庭特地赶制了三万辆载有火炮的“火车”,这种“火车”行进时可抵御骑兵的冲击,驻扎时则可环阵拱卫。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明廷授孙传庭为兵部尚书,并加督河南、四川、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江北七省军务,令其迅速兵出潼关。此时,李自成已相继歼灭了明军数支主力,久经战阵,兵强马壮。孙传庭深知与如此强大的对手交战必是凶多吉少,不由得顿足叹息:“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岂能再度对狱吏乎!”表示了宁死疆场的决心。八月十日,孙传庭师出潼关,最初在汝州、灵宝、唐县(今河南泌阳)、郏县连胜起义军,但襄城一战遭到惨败,他逃回陕西。 起义军缴获了孙传庭的帅旗,士气大振,一鼓作气,乘胜攻破潼关。孙传庭与监军副使乔迁高策马大呼,战死阵中。但是孙传庭的尸体一直未找到,以至后来崇祯帝对其下落产生了怀疑,始终未追封加谥于他。孙传庭之死,对李自成的起义军来说,关中唾手可得。同时,明廷再也没有可以同李自成相抗衡的悍将劲旅了。 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自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至崇祯十六年(1643年)兵败身亡的25年间,他由永城知县,逐步升至兵部尚书,统领七省军务,先后参与并主持了数十次对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镇压活动,深得明廷赏识。不论是在“四正六隅”的联合围剿中,还是在“汛守要隘”的单独行动中,他都以其独有的狡黠、多谋、果断,使农民起义军多次处境艰险,成为明廷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 孙传庭墓 孙传庭墓址代县阳明堡镇下花庄村东,北屏青山南面绿水,占地7000平米,冢高4米周长约22米。四周红墙环绕,遍植苍松翠柏,有响堂,墓碑等,砖墁甬路修严,旁列石人、石马、石猪、石羊,前建牌坊。明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皇上亲自赐剑,孙传庭以兵部尚书及督师衔出征,与李自成义军作战,天陕西潼关兵败生亡,家人葬其衣冠与其妻妾遗体于此,墓毁“文革”现存清刑部员外郎冯去骧撰《大明督师七省兵部尚书白谷孙公冯淑人同葬墓志铭》,镌刻于6块石板之上,共6000余字,详载其生平事迹。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孙传庭是怎么死的?明末将领孙传庭生平事迹
明末将领孙传庭是怎么死的?
孙传庭(1593年-1643年11月13日),字百雅,又字百谷,一字白谷,中国明朝代州振武卫(今属山西)人,明末官员,军事将领,时任兵部尚书,曾生擒高迎祥。
孙传庭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初授永城知县,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再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崇祯八年(1635年)秋,孙传庭返职,升为验封郎中,后来改任顺天府府丞。
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农民军。传庭在榆林建军,号为秦军。此时洪承畴正与李自成战于陕北,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民军首领闯王高迎祥自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欲自汉中进攻西安。
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而其外甥李自成继任闯王。
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在潼关南原被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伏击溃,带着残部十七人往陕西商洛山逃亡,李自成几乎灭亡。此时明军情势大好,可是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大难不死。
孙传庭与农民军鏖战多年,屡建战功,卢象升战死后,孙传庭代任其职,但因与杨嗣昌等人不和,颇受抑制。崇祯十二年,杨嗣昌弹劾孙传庭假装生病请求卸任,崇祯帝发怒,把孙传庭送入监狱囚禁。
《大明劫》中的孙传庭
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移军河南,时河南大饥,史载:饥民“惟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第三次围攻开封,崇祯帝想起孙传庭,把他从狱中释放,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奉命兵援汴梁。
不久孙传庭代替汪乔年为陕西总督,斩杀跋扈的贺人龙,接着传庭又转战河南之地,连战连胜,李自成遂向冢头寨(在今南阳境)转移,途中大量抛弃财物,明军竞相争夺而乱阵,“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造成了“柿园之败”。
明军是役损失将校70余人及步骑数千,传庭败归陕西,计守潼关,柿园一役后,复社诗人吴伟业以为孙传庭阵亡,在《雁门尚书行·序》吟:“独身横刀,冲贼阵以殁。从骑俱散,不能得其尸。”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朝廷命孙传庭兼督河南、四川军务,随后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兵部侍郎张凤翔“进言孙传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将,皇上只有此一付家当,不可轻动”。崇祯帝不从。
孙传庭不欲仓促出战,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传庭不得已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同时檄左良玉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九月,孙传庭在汝州(河南郏县)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直撵孟津,明军四万余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同年十月,李自成攻破西安,孙夫人张氏率孙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杀,年仅八岁的幺子孙世宁被一老翁收养。《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怎么死的
孙传庭于镇压李自成等起义军时战死。
孙传庭,生于1593年,死于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十五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清廷追谥“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