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生活旅游 > 正文

目录

1,郯城怎么读

郯城怎么读

[tán chéng]。 郯城县为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南临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市县,北半部与临沂市临沭县、河东区、罗庄区、兰陵县接壤。是山东省南大门、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 郯城建置始于夏商时期的炎国,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秦朝设郯郡,两汉时改称东海郡,唐朝改称郯城县。郯城曾长期作为郯郡、东海郡和徐州刺史部等州郡治所,是古徐国文化的发祥地。 地貌: 郯城县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南部、临郯苍平原腹心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面平均比降为二千五百分之一,海拔26~58米。山区面积183.3平方公里,占郯城县总面积的14.1%,主要分布于东部马陵山一带,其次是西北部零星残孤山丘。

2,郯城读音是?

郯城读音是tán chéng。 郯城县为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鲁苏交界,南临江苏省邳州、新沂、东海三市县,北半部与临沂市临沭县、河东区、罗庄区、兰陵县接壤。是山东省南大门、齐鲁大地与江淮地区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 郯城建置始于夏商时期的炎国,春秋时期演化为郯国,秦朝设郯郡,两汉时改称东海郡,唐朝改称郯城县。郯城曾长期作为郯郡、东海郡和徐州刺史部等州郡治所,是古徐国文化的发祥地。 旅游资源 东海孝妇冢:西汉年间,位于城东外环路旁,坟冢高五、六米,周长80米,占地近半亩,至今保存完好。在孝妇冢的墓前有石碑两座,一个是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所立,另一个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所建。墓碑上有“万古流芳”四个大字,墓碑上依稀刻有“大清光绪”的年号,碑文可辨。 望海楼景区:在城东南15公里处,位于红花乡大尚庄村东南约2.5公里的山顶上,是一座高大的石峰,巨石错叠,形如石楼。据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出访郯国时,曾与郯国国君郯子到此登楼望海,观看日出,后称为孔子登临处--望海楼。 齐魏马陵之战战址:在山东郯城县马陵山。齐魏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是军事家孙膑指挥齐国军队以少胜多,一举歼灭庞涓所率魏国十万大军的著名战役。

3,郯城为什么这么差?

因为当地的青年人都去别的城市发展了,当地只剩下一些老年人,经济发展非常缓慢,所以相对比较落后。 郯城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瘦肉猪生产基地县。是银杏、板栗、琅琊草、葱蒜姜椒等优质基地。 郯城县为全国四大银杏产区之一,有“天下银杏第一县”的美誉。县内定植银杏7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树2.8万株,年产银杏200万公斤,银杏生产已成为郯城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纸、机械、煤炭、建材、纺织、食品、印刷等行业的生产体系。 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丰富,除人工栽培植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外,野生生物资源种类繁多,且有较强的适应性。 动物:截至2010年,县境内动物有600余种,主要有鱼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和昆虫类。随着人口的增长,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无计划的捕杀,野生动物日渐减少,有的已经绝迹或接近绝迹。 植物:县内植物种类繁多。截至2010年,郯城县高等植物有121科764种,其中野生植物89科660种,栽培植物104种。各类植物中,林木树种中以杨、柳、槐多见,银杏、板栗最具代表性;药材有毛茛等百余种。小麦、水稻、玉米则为境内主要栽培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