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福建宁德属于哪个市?

宁德市是福建省的地级市,不属于其他市。 宁德,别称闽东,福建省辖地级市,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 宁德市在福建省地层区划中属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地层分区。境内除福鼎大部和柘荣一部地域属温州地层小区外,其余均属青田漳州地层小区。在地质构造带中,宁德位于闽东燕山火山岩断裂带北部,处在东南沿海火山岩带。 水文特征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24条,流域总面积为1.19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8.46%。其中最大的交溪和霍童溪两条水系的干流及其10条较大的支流,控制面积0.7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流域总面积的65.5%。
2,宁德属于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
宁德属于福建省辖地级市,位于华东地区,福建东北部。 宁德,别称闽东,福建省辖地级市,中国大黄鱼之乡,国家园林城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和日本、韩国最近的城市。 全市陆地面积1.35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千米,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宁德市下辖蕉城区、福安市、福鼎市、古田县、霞浦县、周宁县、寿宁县、屏南县、柘荣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宁德市常住人口为3146789人。 行政沿革: 宁德先秦时期为闽越族驻地,晋太康三年(282年)置温麻县,唐武德六年(623年)改长溪县,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升为福宁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福宁府,1913年废府属东路道(1914年改称闽海道),民国期间先后设第二、第一、第八、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9月设立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署驻福安,1950年改称福安专区专员公署,1970年7月专署迁驻宁德,1971年6月改称宁德地区。1999年11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成立宁德市人民政府,2000年11月14日正式挂牌。
3,宁德的人口是多少
宁德的人口是大概有700多万人。 宁德市,隶属于福建省,别称闽东,中国大黄鱼之乡,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西邻南平,南接省会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离“长三角”最近的城市,是海西东北冀正在崛起的一座海湾新城。 宁德市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港三都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宁德也是中国东南沿海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的胜地,境内共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2个5A级景区、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著名的景点有:福鼎太姥山,福安白云山,屏南白水洋,周宁九龙漈瀑布,周宁鲤鱼溪,屏南鸳鸯溪,支提山布,霞浦赤岸,古田临水宫,古田翠屏湖,杨梅州风景名胜区等。 气候条件: 宁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少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夏季最长,秋季最短;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害频繁。由于有4个高海拔山区县,气象要素的地理差异较大。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7.5℃、生长期327.9天、无霜期270.4天、日照时数1637.7小时、降水量2350毫米。 降水集中两个时段,即5—6月的雨季(前汛期)和7—9月的台风季(后汛期)。年平均有3.5个台风影响,暴雨日数年平均5.7天,大暴雨年发生概率全市平均为80.3%,特大暴雨多为台风影响造成,其中柘荣出现特大暴雨的概率最大。
4,宁德市人口数
宁德市截至2021年常住人口数为315万人。 人口情况:1,宁德市2021年常住人口总数为315万人,城镇化率为62.2 %,城镇人口总数为195.93万人。 2,户籍人口总数为355.6582万人,男性人口总数为186.2895万人,女性人口总数为169.3687万人。 3,出生率为9.64‰,死亡率为4.90 ‰,自然增长率为4.74‰。 宁德风光 拓展:宁德市, 福建省辖地级市 , Ⅰ型小城市 。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福建闽东地区,东临东海 ,与 台湾 隔海相望,西邻 南平 ,南接省会福州市 ,北接 浙江省 。全市陆地面积1.35 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千米 ,拥有天然深水港 三都澳 。地形以 丘陵 山地 为主,沿海为小平原,属 中亚热带 海洋性 季风气候 。 有“海上天湖,佛国仙都,百里画廊”之美誉。 宁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