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郓城鄄城怎么读

郓城读yùn chéng,鄄城读juàn chéng。 郓(yùn)城县,隶属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东北部,地处黄河下游,居于北纬35°19′~35°52′,东经115°40′~116°08′之间,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 鄄城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就鄄城县的“鄄”字,可谓一读就错,其正确读音为(juàn)。就鄄城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为卫国鄄邑。 就卫国来说,是春秋时期的大国。不过,到了战国时期,卫国走向衰落,今鄄城县成为齐国的疆域。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改甄邑为鄄城。西汉初期,正式设立鄄城县,因境内鄄邑而得名。由此,对于鄄城县来说,在公元前200年之前建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元朝(1206年-1368年),鄄城县先后属东平路濮州、中书省济宁路濮州。 公元1376年,也即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濮州属地。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升濮州为直隶州,直属山东省。1735年(雍正十三年),又降濮州为散州,改属曹州府,今鄄城县一带属之。1931年,鄄城县隶属于山东省。 1978年,鄄城县属山东省菏泽地区。如今,鄄城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截至2018年年底,鄄城县总人口约为82万人。在山东省各个县中,鄄城县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县。
2,鄄怎么读
juàn。部首:阝。笔画:11。笔顺:横、竖、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横撇弯钩、竖。
基础释义:鄄城(Juànchéng),地名,在中国山东省菏泽市。
详细释义:〈名〉古地名春秋卫邑。汉为鄄城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北旧城周邑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左传》。
古籍解释:
《五音集韵》古县切,音绢。衞地。《春秋·庄十四年》单伯会齐侯、宋公、衞侯、郑伯于鄄。《注》今东郡鄄城是也。《通雅》鄄城,古颛顼之墟,春秋衞成公都此,汉为济隂鄄城县,今为山东濮州,属东昌府。
又周邑。《左传·成十一年》王使刘子复之盟于鄄而入。
又《集韵》诸延切,音旃。稽延切,音坚。之人切,音眞。於巾切,音駰。义同。
3,鄄城县属于哪个市?
鄄(juàn)城县,隶属于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北两面跨黄河与河南省毗邻,因境内有鄄邑、鄄城而得名,领土总面积1032平方千米。 鄄城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鲁西黄牛和中国斗鸡保种基地,古代军事家、一代兵师孙膑的故里,是山东省首批20个省管县之一,列入国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县”。 鄄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百里沃野,河流纵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质分布为“南沙、中壤、北粘”。鄄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湿度73%,空气质量指数93。年平均气温13.5℃。平均日照时数2534.3小时,平均风速3.5米/秒。
4,鄄城属于山东哪个地区
鄄城属于山东省菏泽市。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3.5万人,98万亩耕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鄄城各类自然资源富集。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盐、煤、天然气、地热等资源。盐矿详探已经完成,现已探明盐层厚度达到88.5米,纯度达到95%,初步勘测盐矿储量400亿吨。地下含煤面积400平方公里,地质储量约50亿吨。地热异常区360平方公里,水温在65-90℃之间。 鄄城沿黄105华里,淡水资源充足,属全国一类丰水区。鄄城现有电厂水库、箕山河水库,设计库容1773万立方米,年供水量4743万立方米。 地理环境: 鄄城县介于东经115°19′—115°43′,北纬35°22′—35°43′之间,总面积1032平方千米,南北37千米、东西32千米,占全省面积的0.67%。北距首都北京510千米,东北至省会济南184千米,南到行署驻地菏泽38千米。 鄄城县属黄河冲积平原,百里沃野,河流纵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质分布为“南沙、中壤、北粘”。鄄城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无霜期207天,年均湿度73%,空气质量指数93。年平均气温13.5℃。平均日照时数2534.3小时,平均风速3.5米/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