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如东县属于哪个市

如东县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南与通州区为邻,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西与如皋市接壤,西北与海3市毗连,东面和北面濒临黄海。陆域面积1972平方千米,海域面积4758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102.59千米,约占全省的1/9。如东县境内地势平坦,从西南略向东南倾斜,西北部高程为4.0米至5.0米,东南部高程在3.2米左右。 如东陆地地貌是典型的滨海平原,分属三角洲平原区、海积平原区和古河汉区三种类型。沿海地区建国后经讨二十多次围垦,形成大片陆地。如东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和出口基地。近海内有各种浅水贝类50余种,常见鱼类有100种以上,虾蟹类出名的有红虾、白虾、对虾、金钩虾以及梭子蟹、大青蟹等。 如东县的民俗活动: 如东春节俗称过年,腊月中旬即开始蒸馒头、炒炒米、做米酒、采购年货等一系列活动。除夕又称三十晚上或三十夜,讲究祭祖、烧经、吃团圆饭。初一多不出门,出门遇人须贺喜;初二女儿回娘家;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普遍兴吃圆子,儿童晚上流行拉兔儿灯。
2,如东县属于哪个市?
江苏省南通市。 1941年3月后,如皋县隶属于苏中第四行政区。 1945年9月22日,如皋县易名如东县,如西县复名为如皋县,如东县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专员公署;翌年秋,隶属于苏皖边区第九行政区。 1949年后,如东县隶属于苏北行政区南通专区。 1953年后,为江苏省南通专区。 1968年后,改称江苏省南通地区。 1983年,江苏省南通地区与南通市合并,如东县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 历史沿革: 据现存明、清时期的《如皋县志》载:春秋时(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如皋叫郧,又名发阳、发繇口、发繇亭(故址即今立发桥),属吴国。战国时(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改属楚。秦时属九江郡。 楚汉相争时,为东楚所有,隶属于东阳郡。汉初,为吴王刘濞封地,属于海陵县(故治今泰州)。三国时,曹操令江淮地区居民迁徙,海陵县废,为隙地。后吴主孙亮以吕岱(吕是海陵人)为大司马,吕复置海陵县。晋太康元年(280年),如皋地属广陵郡海阳县。 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析置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5县。(据《太平寰宇记》载:“县西百五十步有如皋港,港侧有如皋村,县因此以得名。”)北周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605年改为江都郡)。唐太和五年(831年),设置如皋场,隶属于海陵县。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如皋场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北宋初,如皋县隶属淮南道泰州军。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明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府泰州。清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属江苏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如皋县隶属于通州。民国初年,如皋县先后隶属于苏常道和淮扬道。1927年,废道存县。 1933年3月,如皋县隶属于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8年3月19日,日军侵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移至李堡、丰利、马塘。 以上内容参考 如东县人民政府——概况
3,如东县美食
如东县美食有金钱萝卜饼、草炉烧饼、丁普照蟹黄包、斜角儿、盐水梭子蟹、王小二蛏汤、文峰双竹等。
1、金钱萝卜饼:创制于清朝末年,七十年代南通点心师根据《随园食单》加以改进,使成品色泽和谐悦目,形如金钱、纹路清晰,皮子酥松,馅心腴美鲜香。一般以油水面包油酥再包萝卜丝和猪板油馅,用平底锅隔层烘烤而成。
2、草炉烧饼:草炉烧饼,顾名思义是以柴草为燃料加工制作的烧饼。这和桶炉烧饼以炭火熏烤在制作上有很大不同。岔河草炉烧饼的燃料是齐小麦秸,不适合用其他火草,因为齐小麦秸具有较好的韧性,即使烧成灰,也能保持挺直的膨体状,既便于焖烧,又容易扬火。扬火后火性文柔,烧饼内熟而外不焦,为其特点之一。
3、丁普照蟹黄包:过去,掘港砖桥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宽不足两米,长约六十来米,名曰“旗杆巷”。此巷虽不起眼,但小巷深处的一家菜馆与该菜馆的蟹黄包儿却远近闻名。这餐馆的店号叫“丁普照”,时间一久,巷子便随店号改名“丁普照巷”。
4、斜角儿:斜角儿的加工比烧饼简单。加工者将酵团经搓按压扁拉长,将葱油、细盐抺于中间,再将两边相合,用烧饼槌儿滚过再拉长,将糖粞涂于面上,撒上芝麻,这样成了一条酵面的长带子摊在案板上,加工者执刀斜切,每块成平行四边形,再烘烤而成,斜角儿之名即由此得来。
5、盐水梭子蟹: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醉。
6、王小二蛏汤:煨蛏,如东海鲜的代表菜肴。蛏,必须是本港的竹蛏,蛏汤,必须是蛏干经泡发等好几道秘传工序后才成的,蛏汤有浓郁独特的南黄海海鲜味觉效果,汤浓,味醇,令人难以忘怀。
7、文峰双竹:文峰双竹主要原料是竹蛏,配以竹笋爆炒而成。竹蛏主要产于本市如东滩涂,形似竹管,壳色淡黄,肉质如玉,为海鲜中的上品。近年如东东沙一带已经开发了竹蛏养殖场,秋冬季节到清明前后收获的竹蛏体肥味佳。
4,如东县美食
如东县美食有金钱萝卜饼、草炉烧饼、丁普照蟹黄包、斜角儿、盐水梭子蟹、王小二蛏汤、文峰双竹等。金钱萝卜饼:形如金钱、纹路清晰,皮子酥脆,馅心腴美鲜香。草炉烧饼:齐小麦秸即使烧成灰,也能保持挺直的膨体状,既便于焖烧,又容易扬火。扬火后火势文柔,烧饼内熟而外不焦,为其特点之一。 如东县美食有金钱萝卜饼、草炉烧饼、丁普照蟹黄包、斜角儿、盐水梭子蟹、王小二蛏汤、文峰双竹等。 1、金钱萝卜饼:创制于清朝末年,七十年代南通点心师根据《随园食单》加以改进,使成品色泽和谐悦目,形如金钱、纹路清晰,皮子酥松,馅心腴美鲜香。一般以油水面包油酥再包萝卜丝和猪板油馅,用平底锅隔层烘烤而成。 2、草炉烧饼:草炉烧饼,顾名思义是以柴草为燃料加工制作的烧饼。这和桶炉烧饼以炭火熏烤在制作上有很大不同。岔河草炉烧饼的燃料是齐小麦秸,不适合用其他火草,因为齐小麦秸具有较好的韧性,即使烧成灰,也能保持挺直的膨体状,既便于焖烧,又容易扬火。扬火后火性文柔,烧饼内熟而外不焦,为其特点之一。 3、丁普照蟹黄包:过去,掘港砖桥西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宽不足两米,长约六十来米,名曰“旗杆巷”。此巷虽不起眼,但小巷深处的一家菜馆与该菜馆的蟹黄包儿却远近闻名。这餐馆的店号叫“丁普照”,时间一久,巷子便随店号改名“丁普照巷”。 4、斜角儿:斜角儿的加工比烧饼简单。加工者将酵团经搓按压扁拉长,将葱油、细盐抺于中间,再将两边相合,用烧饼槌儿滚过再拉长,将糖粞涂于面上,撒上芝麻,这样成了一条酵面的长带子摊在案板上,加工者执刀斜切,每块成平行四边形,再烘烤而成,斜角儿之名即由此得来。 5、盐水梭子蟹: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醉。 6、王小二蛏汤:煨蛏,如东海鲜的代表菜肴。蛏,必须是本港的竹蛏,蛏汤,必须是蛏干经泡发等好几道秘传工序后才成的,蛏汤有浓郁独特的南黄海海鲜味觉效果,汤浓,味醇,令人难以忘怀。 7、文峰双竹:文峰双竹主要原料是竹蛏,配以竹笋爆炒而成。竹蛏主要产于本市如东滩涂,形似竹管,壳色淡黄,肉质如玉,为海鲜中的上品。近年如东东沙一带已经开发了竹蛏养殖场,秋冬季节到清明前后收获的竹蛏体肥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