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分享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生活百科网 > 热点资讯 > 正文
中日战争是哪年
中日战争是哪年
提示:

中日战争是哪年

中日战争有两次,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894年到1895年,又称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中日战争是1937年到1945年,又称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
“中日甲午战争”是指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结果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日本和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
提示:

日本和中国的第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是663年8月进行的白江口之战。 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征百济,新罗以5万精兵接应,唐、新罗联军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义慈王的次子福信收集残部,企图复国,于660年向日本求助,并要求放回作为人质的丰璋王子,日本当时在位的齐明天皇答应福信的请求,送回丰璋王子,并于661年1月前往九州,欲亲自指挥与唐、新罗联军的战斗,却因劳累过度而病故,出征计划搁浅。 662年,日本组织大量战备物资援助百济,5月,援百济将军阿昙比逻夫率170艘船师抵达百济。663年8月, 白江口之战 日本又派卢原君率援军万余,渡海赶赴白江口。同时,唐、新罗联军决定进攻百济丰璋王所在的周留城,由唐将刘仁愿、刘仁师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陆军进击,由唐将刘仁轨、杜爽、百济降将扶馀隆等率水军,从熊津江前往锦江下游的白江口,与陆军配合,夹击周留城。 13日,丰璋王为迎接日本援军,率水军候于白江口,17日时唐、新罗的水军和日本船师同时抵达,两军交战。当时日本战船有400余艘,唐、新罗联军只有170艘,兵力也处在劣势,在三回合较量中,双方未取得决定性战果,到18日,两军第四次合战,由于日、百济方高估了已方优势,轻视唐、新罗联军的实力,盲目拼杀,结果大败,400余艘战船被焚,兵卒大多溺死,残军投降,百济国灭亡。 白江口海战胜利后,唐朝继续对高句丽用兵,因此未能惩罚倭国与百济联合与唐朝发生战争的行为,唐朝始 白江口之战(3张) 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而日本方面由于始终担心唐朝对日用兵,同样未能主动发起更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而这一切,由于日本天武天皇登基后完全改变。日本在白江口海战败于中国之后,更激发了向唐朝学习的热情,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直至公元894年日本单独结束派遣遣唐使,才结束了这一中日历史上一度真正友好的时期。 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并派遣十几批“遣唐使”,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而其国内了经历了天皇集权、摄关统治(由权臣担任摄政、关白,实际掌权)、院政(由天皇让位于子弟,自己称“上皇”、“法皇”,实际仍行使政治权利)、战国大名纷争等时期,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元朝入侵日本,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而这一切,都是由于白江口中日一战,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以及日本方面经战争失败后而对唐朝尊敬有加的双重原因。 引用

一战是谁发起的?
提示:

一战是谁发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奥匈帝国以及德国发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简称“一战”,是在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如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使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战后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国际秩序得到重建。

一战中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提示:

一战中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一战期间的著名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地战场(西线)
1914年8月2日,德军为控制具有战略意义的卢森堡铁路,入侵中立国卢森堡。8月3日,德军未经宣战,越过德比边境,进攻比利时。德军企图攻占列日炮台,遭比利时守军顽强抵抗。至8月9日,德军在付出伤亡3万人代价后,侵占比利时全境,并在边境交战中将法军派往比利时的掩护部队驱回法境。8月21日,德军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进犯,法军防线被突破,被迫撤退。9月3日,德军逼近巴黎,法国政府撤往波尔多。5日至12日,德军主力(5个集团军)和英法联军(6个集团军),在巴黎近郊玛恩河枣凡尔登一线长约180公里的宽大正面,投入200万军队、6600门大炮进行大规模会战,激烈的战斗持续近一周时间。德军在损失21万人后,未能实现占领巴黎的目的。法军伤亡14万人,亦无力将德军逐出法国,德军在安纳河一线转入固守,双方进入阵地战阶段。接着,双方为争夺法国北部海岸进行了一系列运动战,英法军伤亡惨重。德军虽占领法国东北部大片领土,但未能切断英法交通线。在随后进行的佛兰德交战中,双方均未能达到战役目的,在长达700公里的宽大正面筑垒阵地呈僵持对峙势态。
1915年春,英法利用德军将主力用于攻击东线俄军,在西线取守势的有利形势,发动香巴尼和阿杜瓦攻势。但由于战术陈旧,火力单薄,多次进攻都被德军粉碎,伤亡惨重。德军于4月发起反击,双方在世界战争史上第一次使用毒气,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整个1915年西线战场,英法军死伤约百万人,德军死伤61万人。
1916年,德军再次把主要力量移向西线,与法国展开凡尔登大会战。2月,德军调集27万兵力猛攻法国北部要塞凡尔登,企图一举消灭法军,法国形势危急。法国政府动员全国力量支援凡尔登前线,激战持续7个多月,德军伤亡30余万人,未能攻陷凡尔登。英、法为牵制德军,于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德军阵地发动反攻。此役较之凡尔登战役更为惨烈。德军依托坚固既设阵地,顽强固守,并不断发起反击,英法联军首次使用坦克等新式武器,但战至11月,双方伤亡约120万人,英法联军推进缓慢,未取得重大进展,西线再度转为胶着状阵地战,但战略主动权开始转向协约国。
1917年4月,西线法军发动春季攻势,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与德军展开会战,战役历时一个月,法军伤亡10万人一无所获,军事失败引起法国士兵骚动。此后,直到1917年冬季,协约国在西线的战斗主要由英军承担。下半年,英军在美国装备支持下,多次发动进攻,损失100多万人仍无法扭转战局。
1918年,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德国立即集中兵力于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赴欧参战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结束战争。1918年3?/FONT>7月,德军连续在西线发动5次进攻。第一次进攻持续半个月,目标是攻占亚眠,截断英法军队联系,把英军赶到海边,把法军逼向巴黎。但德军在突破对方两条防线后,被英法援军挡住,战役企图破产。4月份,德军沿马恩河进攻,尽管推进了15?/FONT>20公里,但损失兵力14万。这时美军已抵达欧洲,增强了协约国力量。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进攻,突破法军防线,占领苏瓦松,推至玛恩河,距巴黎仅37公里,但仍未能歼灭英法联军主力,德方损失13万人。德军第四次攻势从6月9日至13日持续5天,战役企图是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两个突出地段防线连接起来以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威胁巴黎,但仍未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的最后一次进攻在英法联合反击下失败,德军15个师被歼,力量消耗殆尽,被迫撤至兴登堡防线,从此一蹶不振。
1918年8月至9月,仅一月时间,德军即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机枪13000余挺。军事失败使德国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空前尖锐。9月,兴登堡在德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最高统帅部却企图用残余海军舰只与占绝对优势的英国海军决战。被激怒的德国水兵在基尔港起义,起义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和全国。11月9日,柏林爆发革命,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兰。11日,德军在交出3000门迫击炮、30000挺机枪、5000门火炮、5000台机车、2000架飞机、10000辆卡车、24艘战列巡洋舰、30艘驱逐舰后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陆地战场(东线
1914年6月28日,煸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弗朗茨o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视察军事演习时,被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斯刺死。受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籍此挑起战争,企图吞并塞尔维亚,此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7月28日,奥匈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宣战。沙俄为支持塞尔维亚,宣布在俄全境实行总动员,引起德国抗议。8月1日,德国以沙俄拒绝停止总动员为借口向沙俄宣战,并侵入中立国比利时。4日,英国以德国侵犯比利时中立为理由对德宣战。6日,奥匈向沙俄宣战。德奥总的战略意图是:利用自己备战较早、动员充分的优势,按德已故总参谋长史里芬的预定计划,乘俄军尚未充分动员,集中兵力从法比边境进攻法国,在4至6周内击败法国,迫使法国投降。然后,向东攻打沙俄,预计在半年内结束战争。战争开始后,德国出动70多个师,猛攻法国,迅速逼近巴黎。
当德军集中主要兵力,在西线进攻法军时,东线俄军以17个步兵师、8个骑兵师、1100门火炮、54架飞机组成西北方面军,从德军背后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攻入东普鲁士,向马朱尔湖地区德军逼进。俄军在德国心脏地区的攻势,迫使德军从德法前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在科穆辛森林地域围歼数万名俄军后稳住了战局。9月11日,俄国第一集团军再次被击败,战斗转入俄国境内,俄军伤亡、被俘达25万余人。俄军虽遭失败,但却牵制了德军大量兵力。在巴尔干战线方面,南路俄军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多次打败奥匈军队,但由于德国支援,到12月中旬,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德军“速决战”计划宣告破产。
1915年,德军鉴于马恩河战役失败,遂改变战略计划,将主力调往东线,企图迅速击败俄军,迫使俄国单独媾和,解除东方威胁,腾出力量再与英法交战,东线遂成为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乘西线战役间隙,集中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兵分两路向俄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企图以迎向突击将败退的俄军压制在“波兰口袋”内歼灭,然后,腾出东线的100个师转用于德法战线。在德军优势火力及兵力攻击下,遭果尔利策、里加枣沙夫利战役和12月反攻一系列失败的俄军,先后退出了加里西亚、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兵力装备遭受巨大损失,被俘士兵达32万人。德军虽然取得一些胜利,但兵员装备消耗极大,未能实现消灭俄军主力,迫其投降的目的。
1915年5月,意大利参加协约国方面作战。意军素质较差,在与奥军初期交战中就损失近30万人及大量装备。但意军参战拖住了奥匈40个师的兵力,减轻了法、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德奥联盟,投入30万兵力配合德奥联军进攻塞尔维亚,很快占领塞全境,塞政府及军队退至希腊科孚岛。
1916年春,俄军应法方要求,调集3个方面军200万人向德奥发动进攻。在激烈交战中,双方各损失100万兵力,俄军乘胜占领加里西亚东部地区,再度抵达喀尔巴阡山麓。俄军在西南战线的胜利推动了罗马尼亚参战,罗于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军队逐决定进攻罗马尼亚以获取石油和粮食资源。在德奥军队联合进攻下,罗首都布加勒斯特失陷,大部分国土被德奥军队占领。
俄国在东线的连年战争,使国内工厂倒闭。失业骤增,军火供应极端困难,士兵厌战情绪高涨。1916年冬天,饥饿和战争使沙俄国内各种矛盾空前激烈,莫斯科罢工人数增至100万人以上,引起“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取而代之的俄国临时政府在英法怂恿下仍奉行战争政策,再次向奥匈军队发起进攻,很快被德、奥联军击败。史称此役为“克伦斯基冒险”。此时,德军已深入俄国领土,彼得格勒受到威胁。
1917年10月25日,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次日,苏维埃政权颁市“和平法令”,谴责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是“反人类的滔天罪行”,决定单独同德国进行和平谈判。1918年3月,双方签订《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和约》,苏维埃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东线战争随之结束

朱元璋打的著名战争是哪一场?
提示:

朱元璋打的著名战争是哪一场?

  朱元璋打的著名战争是鄱阳湖之战。是决定了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

  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一场著名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此战的地位,在今天我们看来,可以同“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之战划等号。赤壁的熊熊战火,彻底搅醒了阿瞒一统江山的黄粱美梦;同样,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敌手陈友谅和朱元璋双方共出动总兵力达八十万人,进行了一番生死较量的决战,彻底奏响了元朝灭亡的送葬曲。
  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 朱元璋先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之机,派人暗暗凿沉了船,将小明王淹死。
  公元1367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当上了明太祖。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
  由此看来,朱元璋“鄱阳湖大战”确实奠定了改天换地的坚实基础,为他的明朝霸业开了好头,起了好步。